小土刀

一个满怀热爱的手艺人。无论是文字还是代码,我都想写点不一样的。

【习惯的力量】牵一发而动全身

每天早上起床大脑开机之后,就进入了操作系统选择页面,几个选项分别是:计算机图形学;推荐系统;Python与Mongodb;Kinect与游戏设计;啥都不做浪一天。最后一个选项大多数时候都被自动屏蔽了,所以问题就简单了,起床就是学习,不同的是学什么而已。等等,这本书不是讲习惯吗?没错啊,刚才我描述的,不就是一个习惯吗?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焦点是习惯如何在个人生活中产生。这部分探讨了与习惯形成有关的神经学,如何养成新习惯、改掉老习惯和老方法。

第二部分研究了成功公司和组织的习惯,详细介绍了保罗·亨利·奥尼尔在当上财政部部长之前,是如何通过聚焦关键习惯,让一家挣扎于生死存亡边缘的铝业公司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公司中拔得头筹的。

第三部分探讨的是社会习惯,介绍了小马丁·路德·金和民权运动的成功之道——一部分原因就是改变了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县根深蒂固的社会习惯。

所有章节都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如果弄清楚习惯运作的原理,习惯是可以被改变的。

习惯是这样产生的:把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拼在一起,然后培养一种渴求来驱动这一回路。如果你想在每天早上起来晨跑,那你就得选择一个简单的暗示(比如吃早餐前绑好跑鞋的鞋带或者把运动衣放在床边)和一个清晰的奖赏(作为一天之中的奖励,可以通过记录你的运动英里数来获得成就感,或者在跑步中产生大量的内啡肽)。但是众多研究表明,暗示加上奖赏本身并不足以让新习惯长期持续。只有你的大脑开始预期奖赏,渴求内啡肽的分泌或成就感时,你才会自觉地在每天早上绑好跑鞋鞋带。而暗示除了能够触发惯常行为,还必须能够触发人对即将到来的奖赏的渴求。

如果你想改变一个习惯,你必须找另一个惯常行为替代。而且当你和一个群体一起努力时,改变的成功性会大大提高。信仰也是必要的,而且它是在群体中培养出来的,即使群体只有两个人,结果也是一样。

一些习惯比起其他习惯在重塑商业和生活方式上更有影响力,它们就是“核心习惯”,影响着人们的工作、饮食、玩乐、消费和沟通方式。核心习惯能启动一个进程,久而久之将改变一切。核心习惯说明成功并不需要做对每一件事情,而是要辨别出一些重要的优先因素,并将其变成有力的杠杆。

之前我没有意识到为什么简单的早睡早起会对生活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现在我明白了,因为我歪打正着找到了自己的“核心习惯”,就像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引发了整个连锁反应,真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了。

举个例子来说,过去10年有研究人员调查运动对日常行为的影响。当人们开始养成运动的习惯时,即使是一周一次的运动,他们也会不知不觉改变其他与之无关的行为模式。通常来说,做运动的人会吃得更香,工作更有效率。他们更少吸烟,对同事和家人更有耐心。而且更少使用信用卡,压力也更小。这些基本的变化会引起连锁反应,带动其他好习惯形成。

早起另外一个功能是培养意志力,要知道从冬日温暖的被窝里钻出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大量研究表明,意志力是引导个人走向成功最关键的阶梯。相比于智商,自律性能更好地预测学生的学习表现。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哪位学生的成绩会有提高,通过自律性可以预测出结果,而智商就达不到这一点……相比于智商,自律性会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更大的影响。

所以在我看来,想要改变,第一件事就是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并不断去尝试,找到自己的核心习惯,或者培养一个新的核心习惯,剩下的事情就没那么复杂了,坚持坚持再坚持!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书中的读者实践指南吧:

改变可能不会很快,而且并不总是容易。但只要付出时间和努力,几乎所有的习惯都是可以改变的。

第一步:找出惯常行为。第一章中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每种习惯中发现了一种简单的神经逻辑回路,这种回路包含三部分: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 图1 要了解自己的习惯,你得找到回路的各个部分。一旦发现行为中存在的习惯回路,你就能想办法用新的惯常行为取代旧的坏习惯。

第二步:用奖赏做实验。奖赏的影响力很大,因为它们能满足人的渴求感。但人往往意识不到在背后驱动我们行为的渴求。

第三步:分隔出暗示。排除那些因为过于熟悉的记忆所导致的思维混乱。

第四步:制订计划。一旦你发现了你的习惯回路,你就找到了驱动你行为的奖赏、诱发你习惯的暗示以及惯常行为本身,这样你就可以开始改变你的行为了。通过围绕暗示设计,选择能够满足你所渴求的奖赏的行为,你就可以改善你的习惯。

显然,改变某些习惯很难,但是这个框架是一个好的开端。有时候改变习惯要花很长的时间,有时候会经历反复的实验与失败。不过,一旦你弄清楚了习惯背后的机理,也就是你能够分析出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时,你就有了超越习惯的力量。

也许超越了第一次,就能超越更多次!


评论(5)
热度(54)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小土刀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