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刀

一个满怀热爱的手艺人。无论是文字还是代码,我都想写点不一样的。

【乌合之众】放大镜

怀着敬畏和沉重的心情看完了这本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小册子,虽然更多的是依据实例进行分析而不是通过实验,但是其中依然不乏一针见血令人震撼的言论。我觉得看这本书一定要结合当时法国大革命时那种波澜壮阔的人民群众的浪潮来思考,即《旧制度与大革命》。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许是翻译的缘故)跟《旧制度与大革命》非常相似,给我的感觉就是有一个老家伙在讲台上开始以严肃严谨严格的语气语法措辞来介绍他的看法,可能这就是那个时候的说理方式吧。这次先大致介绍书中的内容,再谈谈我的看法:

  • 大量个人聚集在一起未必就能够构成群体

  • 群体中个人固有的感情思想发生的一些变化和他们个性的消失

  • 群体总是被无意识因素所支配

  • 这种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感情,有可能比形成群体的个人的感情更好,也有可能比它更差

  • 群体具有冲动、易变和急躁等特征。所有刺激因素都能够对群体起支配作用,并且群体的反应会随时发生变化,群体从来不会深思熟虑

  • 群体容易受到暗示和容易轻信。群体会受到暗示的左右;它会把在头脑中产生的幻觉当做现实;在任何一个群体中,有教养的人和无教养的人之间是没有区别的

  • 群体感情的偏执、专横和保守。群体在面对强权时总是卑躬屈膝;一时的革命本能并不会对他们极端保守产生妨碍;本能地敌视任何变化和进步。

  • 群体的道德。群体的道德既可以比个人高尚也可以比个人低劣;群体很少会被利益的考虑所左右;群体的道德具有净化作用。

  • 群体所具有的两种观念。基本观念和次要观念;高深的观念只有经过改造后才容易被群众接受;观念对社会的影响与它自身是否包含真理无关。

  • 群体所具有的理性。群体从来不受理性的影响;群体只具备非常低下的推理能力,它所能够接受的观念只是具有表面上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 群体所具有的想象力。任何一个群体都有着非常强大的想象力;群体唯一会的只有形象思维,并且在这些形象之间没有任何逻辑关系可言;群体容易被神奇的事物所感动,神奇事物显然是文明的真正支柱;政客的权力基础无疑是民众的想象力

当然这只是书中关于群体的论述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有点过于学究,这里也就不再深入讨论。对我们来说,重要的问题大概有这么两个:

  1. 如何在群体中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增加正面影响。

  2. 如何利用群体的特性,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第一个问题等下说,第二个问题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看书本的第5、6、7、8章,相信会找到答案,但是知易行难,很多时候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不可强求。

回到第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在群体中我们的智商、情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会下降,同时也会拥有更强的突破原来心理限制的能力。也就是说,群体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放大镜,我们的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游行的时候,可能一个平时很安静内向的人,会做出非常出格的举动的原因,群体效应极大放大了他内心中想要突破限制的欲望。

可是生活中我们几乎不可能脱离群体而独立存在,我的解决办法是,每天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去审视自己的生活,看看自己是不是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这样的独处,并不一定是时空意义上的独处,即使是在宿舍,你同样可以独处。例如每天早起一两个小时,一个人安静地和自己相处一段时间;又或者约上小伙伴晚上去跑步,半个小时一个小时都可以,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思维反而在跑步的时候更加开阔和活跃,而且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容易弄清楚生活的真谛

——Keep Moving。

评论(2)
热度(9)

© 小土刀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