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刀

一个满怀热爱的手艺人。无论是文字还是代码,我都想写点不一样的。

英语口语中的『噪声』

一个人觉得自己不再需要改变的时候,最大的改变就已经发生了——他变成了没有未来的人。 https://wdxtub.com/2016/02/23/pronunciation-stress/

这个学期给一门研究生课程当助教,宾夕法尼亚州有这么一条法律,英语不是母语的同学当助教的话,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沟通交流水平,否则学校要被罚款。具体到 CMU,就意味着我需要通过一门叫 ITA 的测试(之前的日志也有提及)。因为是专门负责英语教学的部门,我的英语虽然能应付日常交际,但是细化到讲课上,就有些捉襟见肘了,所以必须进行一些课程培训。

昨天完成了个人作业,已经感觉有了很大收获(见这里),今天去上了关于发音的培训课(主要是重音),更是感觉醍醐灌顶,小班教学,寓教于乐,原本担心两个小时太长的我,到最后还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想让老师多讲一会儿。

所以在这篇日志中,讲讲如何快速掌握英语口语中的『重音』。掌握了重音,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少表达中的『噪声』,让自己的表达更容易被听懂。

重音与语调(stress and intonation)

以汉语为母语的我们,长期浸淫在汉语环境中(汉语属于 monotone),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难以完全转换到英语模式。但是我们真的需要说得跟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一样吗?并不需要!我们需要的是让的表达更加清晰,更容易理解,至于带一点点口音其实无伤大雅,甚至有时候还能成为个人特色(生活大爆炸中的 Raj)。

如果说完整的表达是 100 分的话,那么口音其实只占 25 分,剩下的 75 分是重音与语调。但是奇怪的是,大多数英语学习者都忽略了这 75 分,有种舍本逐末的感觉。

举个例子,15(fifteen) 和 50(fifty) 是我们很容易说不清的,问题不在于我们发音不够准,而是我们重音不对。正确的读法应该是:

15 - fifTEEN, 50 - FIFty(大写的部分表示重音),通过重音的变换,别人可以轻松地明白我们在说 15 还是 50。

有重音,相对来说,肯定也有轻读的,甚至我们可以吞掉某些音节,看下面两个例子:

Give a man a horse he can ride

这里的 can,实际的发音类似 kon,尾音甚至可以省略

His rank and wealth, his strenth and health

这里的 and,实际的发音就剩下 n,大家可以自己读一下试一试。

再举一个对比:

I can || go. 与 I || can’t || go. (这里 || 表示停顿)

第一个句子,go 需要重音,第二个句子,can’t 需要重音。说了这么多,到底要怎么重音呢?有下面三个基本原则:

  1. Louder (more air = more volume)

  2. Longer (s-t-r-e-t-c-h out the word, especially the vowel)

  3. Pause (before or after the stress to make it stand out)

哪些词需要重音

重音本身是和说话的意思紧密相关的,所以大原则就是,要利用重音突出表达某个意思,也就是说,哪个词的信息量大,哪个词就需要重音。

总体来看可以这样划分:

  • Content words are stressed: Nouns, verbs, adjectives and adverbs, question words, demonstratives(these, those, etc), negatives

  • Function words are not stressed: Prepositions, pronouns, articles, verb “to be”, conjunctions(and, but), auxiliaries(do, should, can)

对于每个单词,其实也有重音,规则还是一样:louder, longer, pause。对于类似 AI, DNA 这种缩写,每个单词都需要重音。

对于复合名词,每个单词都需要重音,但是前面的可以再重一点,比如 “quantum || mechanics”

利用重音来强调信息

对一个句子不同单词重音,可以有不同的强调效果,比如

  • Did John study Chemical Engineering last semester? (normal yes/no question stress)

  • Did John study Chemical Engineering || last || semester? (no, three semesters ago)

  • Did John study || Chemical || Engineering last semester? (no, electrical)

  • Did John || study || Chemical Engineering last semester? (no, he taught)

  • Did || John || study Chemical Engineering last semester? (no, Bob did)

另一种情形,是利用重音来区别比较近似的两个词,如:

  • Did you study MICRO or MACROeconomics?

  • Did you say INput or OUTput?

  • Did you say SUPER or SEMIconductor?

  • Are we talking about FISion or FUSion?

  • Are you working with HARDware or SOFTware?

  • Was the result a POSITIVE or a NEGATIVE integer?

  • Is the curve conVEX or conCAVE?

  • Is that elastic or INelastic?

  • Did you say reFLECtion or reFRACtion

这里大写表示要重音的部分,仔细感受一下。

最后一个情况是需要纠正别人的话,那么对于纠正的地方就需要重音,比方说:

  • Boston is a state -> No, it’s a || city.

  • Tokyo is in Korea -> No, it’s in || Japan.

总结

给我震动最大的,不是精心准备的上课材料,不是精细到位的指导,而是去思考如何做好一件事情,并用最好的方式传达出去感染更多的人。这种教育模式是我在国内很少见到的(也就我爸妈教我的时候是这样),有这样的老师,学生又如何能不『尊师重道』呢?

信噪比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切入,思考并改进已有的方法。

最后说一个很有意思的看问题的角度,在强调语调和重音的作用时,老师让我们试着去模仿英语为母语的人如何说中文,通过仔细揣摩个中不同,就会发现他们即使说中文也带着说英文时的重音和语调,我们听起来就觉得有点怪(虽然意思可以明白),反之亦然。

这种通过反向模仿来进行思考和比较的思路,其实还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这堂课哪怕我只听了这么一句话,这两个小时也值了,更何况整堂课干货满满毫无尿点呢!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要加油。


评论
热度(13)

© 小土刀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