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刀

一个满怀热爱的手艺人。无论是文字还是代码,我都想写点不一样的。

数字时代,如何选书与读书

前几天在微信上看到了一篇关于如何选书与读书的文章,觉得还挺不错的,但是有些我很在意的点却又没有提到。毕竟是一两年前的文章,关于数字阅读的内容可谓少之又少,于是决定班门弄斧,写写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是先归纳一下其他人的读书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对个人目标的帮助,对个人能力的提升。

  • 不是必须每字必读。带着问题读,从书中寻找答案,关注值得关注的。

  • 抓住全书结构。主次分明,节奏清晰才能更有效地读书。

  • 一本好书要读上几遍。

  • 不要心疼买书的钱,读完的话,得到的远比付出的金钱多。

  • 摘录精华。特别是专业书,不抄下来不行。

  • 写篇书评,强迫你再次回顾与思考,有效组织语言。

  • 学以致用,能立即尝试的,就立即尝试。

  • 重新组织,主动琢磨如何把书中的好观点,结合到自己近期的博客主题中。

  • 选书随缘就好,分为三种:工作、爱好和兴趣。读书不要太功利,随着兴趣来。

  • 利用碎片时间

  • 提高阅读速度

接着就是这篇日志最重要的内容啦,我会以三个问答的形式来进行阐述,这三个问题分别是:

  1. 数字阅读的方法

  2. 如何做书摘笔记、整理和分享知识

  3. 如何涉足新领域阅读

相信通过这四个问题,就能够比较清楚地说明我的想法和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数字阅读的方法

既然是数字阅读,首先我们需要有一个电子设备,至于是什么这并不重要,无论是手机、平板还是Eink产品,都可以满足基本的阅读需求。在这里我的推荐是Eink产品,原因如下:

  1. 待机、使用时间长。以我的kindle为例,基本上充一次电可以用一个星期(我的平均每日阅读时间是五个小时以上),换做是手机或者是平板的话,估计一天要充好多次电了。

  2. 对眼睛的伤害较小。本身就是学IT的,每天已经需要常常对着电脑了,Eink的显示机制更加对眼睛友好,基本上跟看纸质书一个意思。

  3. 便携与显示的折衷。手机屏幕太小(Note泪目,这里指的是通常的大小),基本上主流的是四到五寸,分辨率虽然高,但是看起来容易疲劳。平板的屏幕够大,但是不够便携(7寸的平板稍微好一些,但是单手持握仍有困难)。现在主流的Eink产品都是六寸,轻且可以一手掌握,阅读体验较好。

  4. 功能单一,专注阅读。很多时候手机和平板不是功能太少而是功能太多,容易让人分心。

虽然Eink产品有这么多的好处,但是同样有其弱点: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无法显示彩色,对于某些特定书籍来说,颜色也是很重要的信息传达载体。所以目前来说我觉得比较好的数字阅读组合是这样的:

  1. 智能手机:一般会随身携带,所以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利用零碎时间,我会用手机在等人、等车之类的碎片时间中来看杂志或者小文章一类的材料。零碎时间看零碎资料,是比较好的方法。

  2. 平板:因为比较重,一般会放在宿舍或者家里,平板的优势在于高分辨率与色彩,所以对于大型的扫描pdf或者图片较多的书籍,我会选择使用平板进行阅读。

  3. Eink设备:更加适合文字类书籍,并且由于产品的定位,可以很轻松进入比较深度的阅读状态,一般来说如果我背包的话,也是会随身携带的,在有比较大块时间的时候会使用Eink设备进行比较系统和细致的阅读。

使用这样的组合,基本可以满足各类书刊杂志的阅读并且可以有效利用碎片时间。平时出门只需要携带手机和Eink设备,并不会增加很大的负担,但是却仿佛携带着个人图书馆,真正做到无论何时何地,给我一套桌椅我就可以开始阅读和学习。

然后我们来说说数字阅读中的选书问题,有几个容易犯的错误我在这里想要特别强调一下:

  1. 不要成为资源下载狂。根据我的观察,书籍下载的越多,看的反而越少,网上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号称有多少本的电子书合集,我的建议是千万别下,因为下了你更加不会看了。

  2. 不要总想着找盗版。很多时候发现一本好书,大家会想千方百计找到免费的电子版,如果能很快找到固然好,但是倘若网上没有完整的,那么不妨花点钱买下正版的电子版,一般来说看书的热情的递减的,不要把宝贵的热情浪费在找书上,最后找到了却也不想读了。

  3. 不要所有的书堆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可以稍微学习一下图书分类法,找到自己合适的分类方法。我的方法是分成已读和未读,已读中有依据内容主题进行的分类。

  4. 不要看电子版就忽略纸和笔。数字阅读和纸笔并不冲突,甚至是一种互补,这个后面会详细说。

可是要如何选书?下面是几个可以参考的方式:

  1. 远离果粉诺粉脑残粉各种粉的群体,一般来说这样的圈子里是不会有什么有营养的书的,更加常见的是畅销小说或者是网络文学,可以偶尔看看怡情,但是想要从中淘到有思想有深度书,不容易。

  2. 加入一个读书社区,或者开始发展你自己的小社区。互相沟通和交流能让你找到更多志趣相投的人,找到你的兴趣点,慢慢去拓展加深。

  3. 关注一些跟读书和思考相关的微信,我经常能从中找到很有意思的书籍。下面这些微信公共账号值得一看:小土刀叨(之后我自己开的账号,给自己打个广告)、罗辑思维、warfalcon、秋叶青语、萧秋水、不止读书。

  4. 不要迷信书单。拿来参考一下是可以,但是过于看重就有点按图索骥的味道了,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风格,风格没有好坏之分,努力发展自己的风格就好。

关于数字阅读的内容大概就说这么多,下面进入下一个话题。

  • 如何做书摘笔记、整理和分享知识

数字阅读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方便快速对书本的内容进行摘录,不需要一字一句抄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阅读的效率。

可是这样也带来一个问题,因为少了抄写的过程,对于书本内容的印象并不会太深,对于普通的书籍这样的程度其实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对于比较经典和需要思考的书,快速方便书摘反而成为了缺点。

所以在阅读这样的书籍的时候,我的建议是准备一个本子和一支钢笔,一边利用电子设备进行书摘,一边手写摘抄整理思路,不用抄很多,主要是关键的句子和整体的思路,也可以是自己的一些想法。之前有一个同学说买了kindle能直接在上面做笔记吗,我觉得不应该把纸质的思路原封不动套上来,不同的载体有不同的方法和思路。

阅读完毕之后,大部分设备都可以导出书摘,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使用笔记软件来进行统一的管理了(我在用印象笔记)。于是我们现在有了一个纸质的笔记本和电子版的书摘,要怎么整理呢?

我的建议是通过写书评,这样可以整理分享二合一,不但再次梳理了自己的思路,还可以跟大家分享,一石二鸟一举两得。之前的日志也提到过,写日志的时候实际上是强迫自己去整理和思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会发现自己的语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你对文字的质量会更加在意,这样在你下一次写作的时候不自觉会更加斟酌字句,这就是良性循环。

  • 如何涉足新领域阅读

这个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话题,我们总是被自己的专业所限,看得几乎都是类似方向的书。仔细想想,发现其实是有问题的,我们的人生不应该被当前的生活所限,更不应该是被高考或者是其他什么事情决定的。

但是这有一个问题,在一个陌生的领域,到底要怎么入门?这个放在以前信息流动不畅的时候可能真是一个难题,但是现在,至少有以下方法能让你在新的领域里摸到石头,然后过河:

  1. 找到那个领域中比较出名的人的微博、博客或者微信,通过这些你应该可以大致了解到他们平时在干什么,在看什么书,在想什么。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直接在大众访谈中进行询问,或者符合礼仪要求写邮件询问(好吧虽然得到回应的可能不大)

  2. 到知乎这些问答社区中寻找答案,一般来说都会有较好的入门答案,我感兴趣的很多领域都是通过这个方法入门的。

  3. 关注一些比较出名的大杂烩论坛,里面个中人都有,善用搜索功能,通常都能有意外收获,目前我常常混迹于HiPDA的D版,里面真的是鱼龙混杂卧虎藏龙啊。

  4. 找到一本那个领域类似导论的书,通常最后会有进一步阅读的书目,如果那个领域国外的水平比较高的话,最好看原版书,不行的话看翻译版,至于国人写的书,很多时候要谨慎。

  5. 在不熟悉的领域摸索,需要很多的想象力。学会把新知识映射到现有的知识框架上能够让你的知识大厦结构更加坚固。久而久之你读书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坚持坚持还是坚持。

  • 写在最后

叨叨咕咕一大堆,基本上就是我的一些经验和建议。没事儿的时候多读些书,总不会太坏。

评论(17)
热度(84)

© 小土刀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