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刀

一个满怀热爱的手艺人。无论是文字还是代码,我都想写点不一样的。

【常识】盛名之下

前几年逛书店,还时不时会看到这本《常识》成为主打,但那时年少轻狂把愚昧当天真,以无知做潇洒,每每经过,每每错过。最近才真正读完,要说失去了时效性的时评还剩下什么,我想应该是多了些思考,少了些浮躁。时过境迁,真正以旁观者的心态去看待,终于才能够想想个中奥妙。


一整本都是零散的时评,所以要写起书评来,似乎也挺困难,毕竟无非那些问题无非那些矛盾,我就偷个懒,把阅读过程中的批注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 讨论问题的时候切忌不要故意放大问题,动不动扯本质和深度的人,更多是找不出解决办法,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人,就事论事,活在当下,不要活在本质里。任何事情都可以以小见大,什么都扯到爱国公平,那还讨论什么呢?

  • 社会中的怨气越积攒越多,总是需要一个出口,是的,这里有一片培养怨恨的土壤,但是,这里同样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不是么?

  • 作践自己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安慰,当所有的不自信、疑虑加上偏见时,很多常常能听到的话就出来了:U can U up。

  • 宽容、开放和自由永远是自信的表现,当你走向相反的方向时,沿着你的轨迹就能看到症结。走错方向的时候,回头看也是进步。

  • 很多著名的景点,没有自己的定位,例如故宫,是想要成为传统的极致,还是中西交融的平台,这些都是要讨论清楚的,整容也需要告诉医生你想整成啥样吧。

  • 从姚明刘翔李安李娜成为华人之光这件事情上就能说明我们太不自信,真正的华人形象就是你就是我,硬要找些誉满天下的名人把我们代表,我们是有多么见不得人?

  • 完美有些时候意味着虚假,最完美的状态只有在一九八四的不断修改中才可能存在,为什么我们总是想要找到完美的圣人?完美的制度?

  • 不是教育缺失,是道德缺失,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各种价值观的激荡产生任何结果都不奇怪,我们要重新建立起我们的道德准线,这是所有人的事情,不是写几本课本,开几个大会就能解决的。

  • 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就是宽容,大学同样也是如此,既然完美本不存在,为什么要因为同学们的不同想法动辄威胁强迫呢?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更多成了老板和雇员的关系,当同学都改称老师为老板,大学还就真的成了技术职业学校了呢。

  • 什么事情扯上十多亿人口都是不负责任的,例如十多亿人怎么就找不到十一个会踢球的呢,找不到五个会打球的呢。这样简单粗暴的归因,除了发泄情绪,还能干什么呢?

  • 当每个人都有个性的时候,其实个性就不存在了。寻常路还是要走的,但是怎么走有讲究,你是美特?还是斯邦威?

  • 我觉得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要去读历史,不是从中看到兴衰,而是从中看到不同的决策对于民生的影响,清末人人脸上的那种可怕的麻木绝不是洋枪洋炮带来的,麻木的民族没有未来。

  • 对于冠冕堂皇的大场面词一定要小心,在我看来大部分都是忽悠,就事论事是最好的讨论。

  • 很多公知煽动着要选票,他们没告诉你的是许多民主国家的国民其实也就只剩下这一张选票了。

地球是圆的,阴阳是调和的,行身前事,找背后因,举头三尺有神明。

评论(3)
热度(15)

© 小土刀 | Powered by LOFTER